10月29日,来凤县革勒车镇土家寨村花果山基地,3000多株桃树亭亭玉立,数十人手握锄头、镰刀在林间松土除草。
“流转费和务工费打入一卡通了,你们去取了没有?”“钱到账了。感谢村‘两委’带领我们栽种桃树。”村支书鲁德贵和建档贫困户有说有笑。
去年6月,精准扶贫攻坚战在来凤县打响。
土家寨村平均海拔850米,距县城23公里、离革勒车集镇12公里,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0户420人,是来凤县46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如何在2017年脱贫摘帽,成为村“两委”关注的焦点。
“可以像村里前两年那样栽刺葡萄。”“我们也可以像别的村一样栽藤茶、绿茶。”“邻村就是杨梅古寨景区,我们可以发展乡村游。”……村里脱贫誓师会上,党员村民代表纷纷献计献策。
全村土家族人口占70%以上,保存完整的土家吊脚楼30余栋,土家习俗传承较好,有古杨梅群落、参天古枫树群落等多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村“两委”梳理分析,决定错位发展休闲旅游作为土家寨脱贫增收途径。
11名党员村民代表到省农科院、孝感市考察桃产业,建议村里引进春雪春美等6个桃树品种,这样土家寨可以春赏桃花、夏品蜜桃。
“我年纪大了农活做不动,土地你们用了,我的收益怎么算?”75岁的四组村民吴秀珍和很多村民一样,最开始坚决反对发展桃树。
“家里没有劳动力的,我们帮忙代管,最后分红时老百姓占大头。”鲁德贵的话打消了吴秀珍等人的顾虑。
村民代表现身说法,争取将桃产业纳入全县“三茶一果”产业支持,成立花果山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3月底,土家寨村建起1500亩水蜜桃基地,全村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了村里的专业合作社。
“我们现在一年挣个三四万不是问题,还没开始收桃子,我们就已经先尝到甜头啦!”六组村民田龙强、姚友莲夫妇把家里50亩荒山流转出来,除了每年1.5万元的租金外,两人还在合作社务工,每人每天有60元的工资。
桃园采摘道路已经完工,配套的加工厂房正在建设。今年土家寨荣获“2016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成为该村的定点帮扶单位,土家寨村休闲旅游产业梦想正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四个月以后,桃花盛开,届时游客纷至沓来,土家寨一定会成为武陵山中的桃花源。”鲁德贵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