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来凤县革勒车镇豹子沟村藤茶基地,几台挖土机正治理基地边的河道。岩板村二龙山尖坡山腰上,数十名村民在栽种藤茶的田埂边除草……
初冬时节,革勒车镇土家寨村到高山板栗坪村的22公里大循环线产业带上,处处一片冬农开发的热火朝天景象。
革勒车如何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要全力以赴,攻坚‘百日会战’拔掉穷根,让全镇851户2487名贫困对象达到脱贫标准,如期实现整镇脱贫。”今年7月,在该镇百日攻坚大会上,镇党委书记张冠华向全镇发出冲刺号令。一场以发展产业脱贫、易地搬迁、完善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百日会战”迅速打响。
培育产业带领群众摘穷帽
“有了藤茶,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11月25日,岩板村二组村民姚贤志说。
8年前,姚贤志的爱人因病去世,为给爱人治病欠下2万多元债。家中有一位90多岁的母亲,有一个女儿读书。这些年来,姚贤志勤扒苦做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更不用说偿还债务。
今年初,该村引进大户发展了260亩藤茶,成立了金坡藤茶、油茶专业合作社。姚贤志成了合作社常工,同时自己发展了10亩藤茶。一年来,他在基地上务工收入1万多元,藤茶收入4000多元。今年除去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和孩子读书的生活费,偿还了2000元债务。
“今年,合作社正在实施千亩油茶基地建设,我的收入只会多不会少,加上老母亲也有低保,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姚贤志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这是该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让贫困群众拔掉穷根的一个缩影。
为全力攻坚精准脱贫,该镇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造血”功能的根本来抓,按照“三茶一果、三畜一禽”发展思路,大力鼓励、支持、引导贫困户加入到产业脱贫上来。
同时,镇政府与金祁藤茶公司、三丰公司、凤头姜公司等多个龙头企业签订精准扶贫合作协议,让基地建设与企业搭桥连线,降低风险、促进农民增收脱贫。截至目前,各个贫困村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主导产业,全镇共发展藤茶4500亩、油茶3000亩、小水果1500亩,药材2000亩、高山蔬菜1500亩。
扶贫搬迁让群众安居乐业
“感谢政府,政策好得很。”11月24日,豹子沟村十一组分散安置户郭银香看着即将完工的新房感慨。郭银香一家6口居住在涧槽沟的山腰上,离通村公路有近300米。一大家子和兄弟家一屋挤在不到80平方米的破旧老木房里。全家靠儿子务工和老伴姚桂清做零工维持生活。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后,郭银香被村里确定为分散安置户,将她家搬迁至通组公路旁,修建了一栋125平方米的新房。“搬出去好,送孙儿读书方便,还可以在藤茶基地上务工找钱。”郭银香说。
岩板村二组田贵友与郭银香一样,也是扶贫搬迁对象。他和兄弟家同住在离集镇不远的100平方米的老瓦房。因年久失修,房子已是危房。
今年,他将被安排到岩板村集中安置点居住。村里给他安排了在集镇打扫卫生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
在易地搬迁工作中,该镇将符合扶贫搬迁、生态移民条件的298户1086人全部进行分散安置或集中安置。全镇3个集中安置点和分散安置项目建设推进顺利,有望年底让贫困户入住新房。
同时,该镇突出精准扶贫危旧房改造工程,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基地上务工或安排看山、打扫卫生等工作,真正让贫困老百姓能安居乐业。
引领发展助群众增收致富
11月26日,海拔900多米的革勒车镇长太坪村云雾缭绕,李辉散养的黑猪在山场里撒欢觅食。李辉是九组人,2015年回到老家成立了天福农业专业合作社,带领邻近村群众一同发展。该合作社已吸收入社农户20多户。
长太平村一组李平稳是李辉发展的众多养殖户之一,在李辉的带领下,他饲养了1头种猪、10多头土猪,今年预计收入2万元。和李辉一样,葩坪村颜加兵也是返乡创业者。颜加兵流转32亩土地,种植养牛所需的青草,成立了加兵黄牛养殖农场。目前养有黄牛41头,常年吸纳近50人在草场务工增收。
革勒车镇地处二高山地带,众多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老弱病残村民留守在家。除了兜底和低保等方面的帮扶措施,如何让这批人从根本上走出贫困?
该镇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大力扶持农业大户。安排镇村干部一对一帮扶,为他们谋划产业,寻找产品出路,让农村有能力者引领贫困群众发展。
福生藤茶、金坡油茶、天福农业等一个个专业合作社遍布开来,网罗了全镇851户2487名贫困对象,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目前,该镇已发展土猪土鸡养殖大户5户,上规模养牛6户,新增专业合作社10个。
今年,革勒车镇还将新建杨梅基地500亩,发展藤茶3000亩、油茶3000亩;完成23条共39公里通村通组公路建设……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扶贫,解决群众最需要、最期盼的水、电、路、通信、公共服务等方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