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来,湖北境内多个地区连续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部甚至突破40℃。然而,在骄阳似火的天气里,有些行业的工作人员依然头顶酷暑,从事户外高温工作。比如,穿着绝缘服“捂着汗”干活的供电抢修工。
你以为这只是在拧毛巾,其实这只是手套里的汗水……
炎炎酷暑之下,在高温环境中辛苦工作的务工人员,对国家规定的高温补贴标准是最关注的。那么2016高温补贴发放标准如何呢?湖北又是一个什么标准呢?
按月计发高温补贴江西省最高
28个公开高温津贴标准的省份中,津贴发放多按月为单位发放。如北京规定,室外露天作业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按月计发津贴的省份中,山西省标准最高,为240元/月。江西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每人每月240元。
此外,浙江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高温津贴为225元/月;上海、江苏、福建、辽宁等省份为200元/月。
部分省份则按天计发高温津贴。如天津的标准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12%,经过测算,今年的高温津贴日标准为27.3元。此外,湖北省为12元/天,陕西25元/天,河南、海南、云南、吉林均为10元/天。
从2014年开始,湖北省人社厅将全省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由之前的8元/天提高到12元/天,发放时间也由之前的7、8、9三个月延长到6、7、8、9四个月。
【防暑降温法规政策问答】
一、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采取哪些措施?
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
3、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包括33℃以上的工作场所内作业。
二、高温天气期间安排作业,用人单位有哪些义务?
1、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供给足够的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2、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足量的急救药品。
三、什么条件下劳动者有权获得高温津贴?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四、湖北省高温津贴标准是多少?
高温津贴标准为12元/天,执行时间为6、7、8、9四个月。
五、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劳动者有哪些权利?
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那么,在露天作业的劳动者领到高温津贴补贴了吗?湖北省高温津贴执行情况如何?
随执法部门检查:供电公司执行良好
昨日(29日),记者随湖北省劳动保障监察局和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前往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和平变电站。
据变电站运维公司主任陈俊杰介绍,该变电站承担着武昌区、青山区及洪山大部分城区的供电任务,是武汉电网最重要的变电站之一。
连日高温,和平变电站一直超负荷运营。巡查、测温、降温、搜集运营数据、抢修、恢复供电……和平运维班的19名检修人员白天4个组,晚上2个组,每组2人,24小时巡查。顶烈日、熬通宵地巡查,光矿泉水,一天就得喝两三箱。
“防暑降温不光是发12块钱,更要落实到高温工作具体的安排上。防护措施、排班、饮用水、劳保用品……我们都有安排。”陈俊杰说。
经劳动监察部门调查了解,该公司高温津贴执行情况良好。
本周外卖送单量上涨20% 部分送餐员却不知高温津贴
连续多日,多个外卖平台生意火热。饿了么平台数据显示,这一周,受高温影响,订单量相较往日,环比增长20%。
平台上武汉本地的商家,卖得好的有如家常小炒类,以厨师手艺出名,部分快餐店全天营业,凌晨都有订单。总体来讲,高温天气,畅销餐品品类有几大类:快餐,煲仔饭,家常炒菜,西餐(披萨,汉堡,鸡翅类),饮料。
美团人士也表示,最近一周,武汉地区,外卖订单量平均日上涨幅度在11%左右。
一些商家的外卖订单超出了承接能力,不得不暂时关闭对接的平台入口,被称作“爆单”。
昨日(29日),武汉市最高气温达37℃。记者在武昌沙湖路路遇一家外卖平台的送餐员小李,他告诉记者,公司说7月份会发高温津贴,但目前这笔钱还没到账,具体是多少也不知道。另一家送餐平台的送餐员表示,公司已通知他们,只有干满22天,才可以领到180元/月的高温津贴,但并未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和药品。
光谷一家保险理财公司业务员汪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国家规定,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露天工作人员可以享受高温津贴,但不知是不是由于自己工作性质比较灵活的原因,公司并没有发放高温津贴。“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反正没有单列出来。谁说干保险的就是坐在办公室吹空调呢?这么热,我们经常要着正装去跑业务,常常热得衣服透湿,凭什么不能享受高温津贴?”小汪质疑。
专家支招:如何避免“纸上清凉”
对于高温津贴发放的落实,湖北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副总队长田德雄表示,政府、企业和职工应共同努力,维护高温下劳动者的权益。“政府通过劳动监察,企业工会通过集体协商,推动高温津贴的落实。劳动者也可以拨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益电话12333进行投诉举报。”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尚重生教授表示,因维权举证代价大、获利小,一些劳动者选择放弃维权,这种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此外,工会应该在替劳动者维权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来源:长江云综合湖北新闻微信号、湖北日报、武汉晚报
(责任编辑 朱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