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福司的竹笋

01-17 11:10  

五月,百福司镇舍米湖的竹笋是最亮眼的,那葱绿的山野间,雨水过后,竹林里就会有竹笋冒头,刚出土的竹笋清丽,敞亮。无论是泥土中还是岩石的缝隙里生长出来的竹笋均有它独特的魅力。说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点也不为过。

走进舍米湖的山山岭岭,阳光是明媚的,空气是洁净的,河水是透明的,看着眼前哗哗流淌的山泉水,你会情不自禁地俯下身子或者用双手捧起一掬泉水吸入口中,那份清纯似甘露顿时让你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当然这里的竹笋也是一流的,这个季节也是扳笋子的好时节。要想拔到粗壮的笋子,就要不畏艰难,不辞劳苦勇敢地攀登在山林间,毫不犹豫地钻进茂密的竹林里,手脚并用,拿出猴子一样敏捷的身手,鹰一样锐利的眼睛,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舍米湖的竹笋品种繁多,有水竹、青竹、白竹、楠竹、斑竹等,最好吃的还属刚长出土的水竹笋,虽然苗条纤细,但口感很好,细腻不乏脆感。拔回笋子后把裹在外面的层层“外衣”剥去洗净切成小节,放在锅里爆炒,光看那摆在盘子里似翡翠般诱人的笋子就让人垂涎欲滴,竹笋也是当地土家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佳品。笋子长到20公分高是最适合采摘的,粗壮而健康,满身的稚气,带着阳光雨露的温馨,散发着一种精美的意蕴。

上山打竹笋的路是崎岖难行的,那幽深的山路只有猴子才能攀爬上去,为了能打到满意的笋子,再艰难的路也要硬着头皮往上走。山路陡峭,青石块上长满了青苔,石块间流趟着哗哗作响的山泉水,耳畔是一些鸟鸣和虫吟,每走一步都担心会滑下山去,好不容易心惊胆颤的爬上去了,又担心下来时该怎么办?

夏天潮湿的天气是蛇出没最频繁的季节,在山间行走时常会遇上五步蛇,听带路的土家摆手舞传承人之一68岁的老人彭大丙说起五步蛇,人要是被它咬上一口,只要走五步就没命了,他年轻时就有个同伴被五步蛇咬后死亡的。听他这么说心里直打鼓,站在路边不肯往前走,生怕在不经意间遇到蛇。更别说往竹林里钻了。他说:“不怕,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它很懒一般躺那不愿意动”。在他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往山上爬去,刚钻进竹林时,心里忐忑不安,生怕一不小心踩到了蛇,当发现身边或者前方有5、6个笋子在那里等你去收获时,也顾不了什么蛇不蛇的了。衣服裤子被横七竖八的树枝或者竹枝刮的都是划痕,手臂裸露在外的地方都刮起了血痕,只要发现笋子就会猫着身子喜滋滋地朝着目标挪去。手上的袋子随着你探寻脚步的前移也会越来越重的,虽然满头大汗但还是乐此不疲。正专心致志寻找笋子的时候,不远处传来了嘹亮的土家山歌“这山(吔)没得(吔)那山高(哟),那山(吔)站的(吔)是我娇,(那)是我娇(吔)认得到(哟),(那)灯笼裤脚(哟)花围腰……”正听得专注时,歌声嘎然而止,我遗憾地说:“他唱的真好”。爱人说:“他年轻的时候能歌善舞,还能自编自唱,他屋里头的土家山歌唱的更好”。

大山孕育了葱绿也养育了一代优秀的土家儿女。他们在劳作之余自娱自乐把土家山歌和摆手舞发扬光大。他们和这山里的竹笋一样,不畏艰难险阻,与天斗与地斗,迎着风雨生长。

长在泥土里的竹笋,接受着阳光的照拂和雨露的滋润,笋子长到1米左右就不能再采了,不几天就变成了玉树临风的竹子。竹子在南方农舍的房前屋后多有栽培。苏轼老先生就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他对竹子的厚爱和对生活的无限爱恋。清朝“扬州八怪”郑板桥也对竹子情有独钟,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浓郁,无论是枯枝还是新篁都超凡脱俗,清新雅致。他写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也是我最喜爱的诗句之一。我想百福司的竹笋,让我平淡无趣的人生,有了竹一样的风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