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刀班”的故事】尖刀班出了个“何木兰”

04-11 09:40  

记者 廖婵

4月9日,来凤县革勒车镇堰塘村第一书记何欢,坐在来凤县中心医院病床上,拨通了贫困户张术成的电话:“张伯,趁天气晴好,发放的黄柏苗要尽早栽下地,套种点蔬菜,争取有个好收成。”

刚挂断电话,何欢便来到医生值班室,询问复查结果。“只等复查结果一出来,就办出院手续,尽快赶回村里,逐户核实春耕春种情况,看村民是否按照签订的合同面积下种。”

入户夜访,从高坎重重摔下

3月28日晚,何欢带着协议急匆匆赶往堰塘村一组贫困户张术成家,请张术成在黄柏种植协议书上签字画押。

早在前几天,何欢刚入户动员村民们种黄柏,这次要去确定每户种植黄柏苗的面积数量,签好协议,尽快把黄柏苗发下去,早日栽种。等事情办妥准备走访下一户,谁知,夜色朦胧,雨天路滑,何欢跨出老张家门槛,走了不足一米远的距离,不慎从近三米高的石坎上重重摔了下去。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老张还心有余悸,“那天小何七点多过来,让我签种黄柏的协议。她刚一出门,我就听见屋外‘咚’的一声,赶紧跑出来看,小何当场晕过去了,翻睡在石坎下,我眼泪一下子就包不住了。”张术成连忙叫上附近的村干部张春,一块儿把何欢抬上车,让张春开车护送到县医院。

“我们白天在忙活路,何书记每次都是晚上来走访。要不是天黑,路又不好走,她也不会摔这一跤。”张术成说起来满是自责。

到了晚上11点钟,躺在医院病床上的何欢渐渐苏醒过来,脑子却一片空白,失去了一切记忆。“这是哪儿呀,我不是在入户夜访吗?”

主治医生张珈铭告诉记者:“何欢送过来时处于昏迷状态,初步诊断是脑震荡,不排除有迟发性脑损伤和颅内出血的情况。目前整个病情恢复较好,没有明显异常,等待复查结果出来后,就可以出院了。”

丫头受伤,村民们牵挂不已

“上次开党员会没看见何书记,问张主任才知道她摔伤了。何书记是个好同志,虽然是个女丫头,工作起来绝不输任何一个男同志,从来不叫苦叫累。平时挨家挨户走访,联系群众,听说她受伤了,我心里很难过。”堰塘村一组村民杨碧文说起何欢受伤时很是动容,他告诉记者,儿子杨金贵是何欢的帮扶对象,去年何欢帮他们申请搬到了安置房,还鼓励发展种养殖业,去年杨金贵家喂了两头猪,种了5亩黄柏。

“修猪圈、看基地、签合同、拍照验收……多亏何欢这丫头忙前忙后,我们一家人的日子才越过越好。还不清楚她这次伤得怎么样,我只有亲自去看了才能放心。”

“何欢那丫头是个好干部啊,张长青家房子能修起来全靠她。”七组的八旬老人向丁香指着身旁那户人家说道。张长青一家有八口人,父母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儿子患有精神残疾,因经济负担重,一家人都挤在破旧的老房子里。

张长青的妻子龚志香说道:“去年何书记天天来我家做工作,说没钱修房子国家来出钱,又是讲解政策又是帮忙考察、选屋场,经常忙到半夜才回。这次她受伤了,我们自己坐车也要去看看她。”

3月29日,老党员杨碧文和张术成放下手上的活路,一大早就从村里坐车前往县医院看望何欢。

主动请缨,山旮旯来了女书记

去年9月,来凤县委组织部行文,要求州住房公积金来凤办事处派一名党员,到堰塘村任第一书记。接到文件通知,办事处主任张超左右为难。“全单位四名党员,主任、副主任两人都是男同志,但每天要办理贷款签字审批,抽不开身,另外两名党员都是女同志,下乡驻村极不方便。”

张超召集党员同志商议驻村事宜。“张主任,堰塘村,我去!”何欢自告奋勇请战,到堰塘村任第一书记。

“堰塘村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何欢才26岁,这一去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我让她再三考虑清楚,她仍然坚持申请驻村。”

开完党员会第二天,何欢就收拾好行李,来到了堰塘村。

革勒车地处偏远,道路崎岖,俗称来凤“西伯利亚”。堰塘村又是革勒车镇最偏远落后的村寨,进村公路多年失修,从集镇到村里大约20公里,开车一路颠簸需接近1个小时。“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堰塘村海拔700米,山大人稀,土地贫瘠,田多地少。全村共7组259户830人,其中贫困户有87户,281人。

堰塘村党支部书记张伟德介绍说,“何书记上任时,村委会就她一个人住,当时还没有伙食团,每天要忙着走访入户,经常顾不上吃饭,泡碗方便面就打发了。村里条件差,她这个女同志却比男同志还能吃苦,从不抱怨。”

当我们在医院见到何欢时,她脸上一直笑呵呵的。“当时摔下去,脑袋里一片空白,当场就晕过去了,醒来时人已经躺在病床上了。”

谈到主动申请驻村的事儿,何欢满脸笑容。“我从小在恩施城区长大,缺少在农村锻炼吃苦的机会,这次能够申请到堰塘村工作,算是弥补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过去在何欢脑海里,只是个抽象的概念。“到堰塘村工作半年之后,让我体会到了乡亲们的质朴,融入农村生活,多给老百姓办点实事儿,引导群众发展生产,比呆机关工作更充实。”

今年2月,州住房公积金来凤办事处尖刀班进驻堰塘村,累计走访600余户农户,主抓“一长两短” 产业项目,新发展200亩黄柏全部下地,成立了山旮旯土特产合作社和堰塘村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引导贫困户养猪500头,土鸡1200只,蜜蜂200箱,肉制品加工基地正在建设,村出列、户脱贫规划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来源 | 来凤新闻网

编辑 | 李传宝

审核 | 叶新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