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上的力量 背篓里的希望

07-30 11:27  

本网讯(通讯员 刘登银)清晨,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在乡间田野,旧司镇新街村在盛夏的晨光中显得生机勃勃。家住六组的老人王兆福和往常一样,很早就起来了,略作收拾,便背上背篓,踏着缓慢的脚步,来到河对岸的绿茶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没过多久,老伴儿曾金兰已把屋里猪和鸡喂食妥当,也背着背篓来到绿茶地,和丈夫一同采摘起茶叶来。他们的手指在茶树丛上来来回回,有节奏的跳跃着,伴着“吱吱吱”的声响,像是在弹奏一首美妙的劳动的赞歌……

王兆福是新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79岁,腰椎残疾,影响行走。老伴儿曾金兰今年76岁,左眼残疾失明。孙子王明树由他们抚养长大,现就读于旧司镇小学,今年下半年上五年级。一家三口,没有劳动力。村支两委和驻村尖刀班根据精准扶贫政策,并结合实际情况,为其落实了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保障兜底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扶贫贷款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分红等政策,目前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今年2月,县林业局驻该村以来,县林业局局长、新街村尖刀班班长田明刚作为王兆福的帮扶责任人,经常走访,每到其家,总是仔细查看换洗衣被、生活用度、住房安全等情况,了解他们身体状况,详细讲解健康扶贫等扶贫政策,并定期梳理跟踪应享受政策是否完全到位。

“政府的政策确实好!”“感谢你们,把你们费心了”,这是王兆福夫妇经常说的话,不难看出,他们是从内心里感念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激扶贫干部的真情帮扶。

虽然年迈,并受病残之苦,但二老身残志坚,没有等、靠、要,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尽己所能,辛勤劳作,把日子过得精气神十足。目前,他们种有绿茶2亩、玉米2亩、生姜0.5亩,养猪4头、鸡25只,这是一张足以让脱贫动力不足的人汗颜的成绩单。

……

劳动的时光过得很快,将近正午时分,王兆福带来的白色大塑料袋里面已经装了大半袋。他顿了一下,缓缓站起身来,朝向老伴儿说了几句什么,想是示意回家,曾金兰回应了他,便背起一小捆干柴禾,王兆福则背着茶叶,缓步走上回家的路。

背着背篓的身影已然成为村里一道风景,那肩膀上的力量让人惊叹和钦佩。背篓里或是茶叶,或是柴禾,或是玉米,亦或是米油盐醋,当然,也是老人的喜悦和希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