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爱心汇聚兴隆坳

06-17 16:48  

记者唐俊

“5组唐蓓,就读来凤高级中学高二,脑瘤,拟定捐助2000元。请大家按照管理办法予以审核,公示期截至17日下午5点半。”6月15日,来凤县公安局党员张黎在“情系兴隆坳”微信群发布消息,开启家乡情爱心基金首次使用公示,这距离基金当初成立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

5月20日,来凤县首个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在全县上下火热开展。原籍是漫水乡兴隆坳村的张黎、王闯、田慧等13名返乡党员回到村里,叙乡情、谋发展,参加恩施州“两学一做”主题教育“不忘初心•永跟党走”实践活动。

漫水乡兴隆坳村距来凤县城约30公里,全村共有20个组2700多人,外出务工900多人,还有85户252人处于贫困线下,大多数村民生活在二高山坡地,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打工,全村无产业基础,留守在家的村民依靠传统的养殖和种植业养家糊口。

“我应该为党组织做些什么,能为村里做些什么?”座谈会上,返乡党员们与村支部党员交心谈心,积极谋划为家乡人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我是在村里长大的,十分清楚村里的现状,村里还有不少因病致贫、返贫的农户,建议成立一个基金,号召党员干部、能人为村里的发展、群众脱贫提供帮助。”原籍兴隆坳村2组,现在恩施州安监局工作的党员王闯一席话,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这个提议非常好,可以通过自愿捐助,将兴隆坳村在外工作的同志、创业的能人以及本村致富带头人串连起来,把大家对家乡的反哺之情转化到帮助家乡困难群众和家乡建设之中。”返乡党员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大家有的在外工作,有的在务工,审议开支怎么办?谁来监管?”“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可以建立微信群商议管理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形成共识,定下建立爱心基金助力家乡发展的决定,并通过以微信的方式管理基金。

6月5日,基金正式开通账号。群里的党员、干部、致富能人等迅速行动,有捐出自己一个月工资的,有夫妻同时捐的、也有父子同时捐的、还有自己家庭困难却执意要求献爱心的。

兴隆坳村彭庆明和彭斌父子1500元,王松柏和王辉父子1500元,龙言武和杨娅夫妻1000元,田慧3000元,尤权3800元……张黎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大家的爱心奉献。

6月8日,在浙江台州创业的2组王兵,得知成立了发展基金的事,主动联系上王闯,要求捐款2000元。王兵的妻子患乳腺癌刚做完手术,每天的治疗费用开销很大,王闯劝他暂时不忙着捐。

“请接收我的捐款,大家都在做,作为土生土长的兴隆坳人,也要奉献自己的一番心意。”电话那头,传来王兵坚定的回答。几经讨价还价,拗不过王兵,王闯只好接受了他的请求。

1000元,2000元,3000元……短短十几天,家乡情爱心基金就已筹集到7万多元。

“现在微信群已有62人,积极响应的人数还在增加,第一期预计筹资5至10万元,这些资金将全部规范用到兴隆坳村扶贫帮困等方面,助推家乡人脱贫致富奔小康,今后我们将每年定期捐款,为家乡发展尽绵薄之力。”发起人王闯说。(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