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贫困】老向的挂心事儿

07-28 15:02  

“吴友权在革勒小学读六年级,虽然他家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全家生活只有他父亲一人打临工维持,符合享受义务教育资助政策。”7月16日,躺在病床上的向武松拿着手机,跟同事聊“大数据”核查问题线索的相关情况。

向武松,今年48岁,是来凤县旧司镇民族小学副校长。今年6月,他被抽调到旧司镇参与运用“大数据”对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作,具体负责对龙桥村的大数据问题线索核查。

龙桥村地处旧司镇的高山地带,山大人稀,村民居住分散,外出人口多,调查走访难度较大。

7月15日,向武松与工作组成员如往常一样,早早吃过早饭后,就赶往龙桥村,开始了一天的实地走访。

中午12点,队员们个个饥肠辘辘。

“趁这会儿正是中午,村民回家吃饭,我们再走一家。”从九组村民龙云德家出来,他们沿着山路,准备到下一家去。

连日的大雨让崎岖的山路泥泞不堪,长满苔藓的石板路更让人“步步惊心”。

“哎哟!”队友龙光友听到后面的声音,赶紧转身,发现向武松摔倒在地上。

“不要紧,我们继续。”向武松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走访。

直到晚上7点多,他们才结束了一天的任务。

7月16日,早上5点。“向辉,你叔叔痛得厉害,你快来把他送去医院……”接到婶娘的电话,向辉赶紧把向武松送到县中心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两个肋骨出现了骨裂。医生要求向武松必须住院治疗。虽在住院,但他放心不下工作,只好把同事叫到病床前来交代工作。

“龙桥村125条问题线索现已全部完成核查。”7月17日,听到同事带来的好消息,向武松脸上露出了笑容。

来源 | 来凤新闻网

编辑 | 杨涵祁(实习)

审核 | 叶新燕

相关阅读